2010年2月10日 星期三

冒險王 Part I -『人生能有幾次未知的旅行』














出發前,整理器材做最後清點
這一刻心中對這趟未知旅程、新認識的同伴充滿了莫名的焦躁感
也有對梅山之美的憧憬,還有一些面對八八水災有著淡淡憂傷
心情真的是五味雜陳,百感交集
就這樣看了看早已知道沒什麼用的地圖,六個人浩浩蕩蕩的出發
『桃源鄉梅山村』四天三夜的旅程正式展開

















一路上 三台摩托車走著臨時搶通的替代道路
石子路顛坡到不行 正也測試著台灣生產的避震器品質好壞
沿途經過無數的路橋 都也只剩下橋頭與禁止通行的立牌
橋斷了 就在旁邊開便道 路斷了 就繞下去走河床
這路途的艱辛 也讓我們體認到 當時救難人員的辛苦

















看著這經土石流的沖刷過後的新河道
一車一車的砂石車載著掩蓋在河床上的土石
讓人想起小時候聽過的"愚公移山"的故事
到底何年何月何日才能完全揭開掩蓋在它之上的厚厚面紗。
難以想像風災前 這河道比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深很多
一台巨大的沙石車走在河床上 頓時間變成像螞蟻般一樣渺小

















從柏油路騎到變石子路 從大太陽騎到變月亮出來了
腦海中只記得救國團總幹事 簡單的一句『109.6公里處就到了啦 ~』
看著摩托車的儀表板都跳了5公里了 路標竟然只跳了1公里。。。
不是儀表板壞了 也不是路標標錯了 是路真的斷太多了
沿路沒有路燈 只靠摩托車大燈投射在交通錐上的反光做為導引
騎到已經搞不懂東西南北了 我想我是不是鬼打牆了
心裡想當時的處境真的是『進退兩難』
如果這時候下起雨來 走在河床路上的我們
真的也只能兩眼開開 準備投胎
原本是預訂三小時半的車程,竟變成摸黑上山
水災對居民們的交通帶來的衝擊
我想不管是我們還是我們那狼狽的機車都體驗到了。
最終 騎了六個多小時 我們還是安全的到達了目地的--梅山青年活動中心


Part II -『布』能沒有你
經過了前一日的奔波 還是起了個大早
準備去看看梅山村的好山好水好風光



















晴空萬里 天空真的是藍到不能再藍了






















盛開的梅花

















櫻花 這裡是梅山村 不是日本
(這裡也盛產桃花,但我們有時會櫻花 桃花 傻傻分不清楚
梅山真的很美很漂亮
讓我們這群生長在都市的小孩
體驗到有別於都市熱鬧、繁榮
在南橫山上 天空永遠是藍的
一眼望過去 不是高樓大廈 藍天永遠就是搭配著一片綠油油的山林
這裡的物種多到數不清 也早就遠遠超過我們六個所認識的樹種範圍
雖然看不懂 但覺得台灣竟然還有這麼美、這麼漂亮的一個地方
真如林教授說的『年輕人要懂得欣賞山』






















來到這安靜 又讓人放鬆心情的地方
學校忙的事情早就拋到腦後 整個心情就都 High了起來
(這座吊橋位於梅山村口,名為「馬舒霍爾吊橋」)

















山上就是不一樣 太陽特別大 特別熱 哈哈~
這也讓我回想起小時候畫畫 都是畫這樣的景色
就如照片中的景色 一定要有座山 太陽要在山頂上
太陽還要加幾條光束上去
這些小時候老師教的風景圖 今天可算是真的看到了

















走著走著 我們來到了荖濃溪與唯金溪匯流的河床上
居民告訴我們 在八八水災前 這裡是往下再深達50公尺的溪谷
每年都會有人到這邊來溯溪
如今溪谷被填平了 剩下的都是滿是從山上流下來的土石
站在這河床上的正中間 也想像著八月八日當天
大量的水和土石就是從這流下來的
我想像那場景 大概與電影『明天過後』的海嘯是差不多的吧。。。

















沿著河床的兩岸看去
原是綠油油的山壁 現在已是一處處的坍崩
原本左邊種滿的村民的經濟作物 如今只看到一片隨時可能再度滑落的碎土石
大自然可怕的力量 我們真的感受到了

















這半天的嚮導 就是由我們這位一直說
照相他的頭都會特別亮的前梅山村村長-呂爸爸
帶著我們去上了一天 小學沒有學好的「自然課」
看了很多 但還是不一定會懂的東西
因為呂爸爸的敘述也都是說『那個尖尖的 會辣辣的 那個叫什麼東西的』
哈哈 ~
我們知道他們各個都是大自然的博士
但這也讓我第一次感受的『文字』的重要性
因為我們都用猜的 看這個植物的學名到底叫什麼!!!

















帶我們去認識其他村民 述說著梅山村的故事
當然也讓我們看到了 原住民他們將工作與娛樂合在一起
他們每個人在工作的時候 都不會忘了藉點小酒助興

















看了照片後,想到當初騎這條路多麼的刺激,我們其實離左方的山崖是相當的近的,但這才符合年輕人冒險的精神-就是要挑戰。不過,呂爸爸身經百戰,騎這條山路,對他來說只是小事一件,而我卻不斷地冒出手汗阿。

















到了下午,在梅山村的活動中心,進行了一場玉管局與梅山村居民的座談會,大家都對於梅山村的未來發展提許了許多見解和建議,希望讓梅山村能更好。































晚上則舉辦了一場慶祝梅山村居民返鄉的活動,在宴會上,處處都是當地的美食–包括了好吃的愛玉、銷往甲仙的綿密芋頭以及各式各樣的布農族餐點,讓大家都大快朵頤了一番。我們也見識到了布農族的傳統習俗以及舞蹈(包含了最著名的八部合音,非常地好聽)。村民很熱請的邀我們一起跳舞,看似很簡當的舞步,跳起來卻是相當的吃力阿。


















活動結束後,我們和熱情的居民一起飲著自釀的小米酒,天南地北的聊了起來,這也讓我們更了解了當地的人文風情。最後,我們舒服地躺在PU跑道上,看著美麗的天空。

















天空有著頗亮的月亮
這天只是農曆十三號 所以還不夠圓
(不是外國的月亮才比較圓,這邊的月亮可是又圓又大喔)



Part III - 梅山英雄榜

八八水災的重創 使梅山村與世隔絕
往上的與往下的道路都斷了 梅山村的居民被卡在中間動彈不得
當時 隔壁的小林村受創最嚴重 全國的關注焦點都在小林村上
卻沒有人發現 隔壁山的這個村子 雖村民全數安全
但經濟作物早已都被淹埋或沖走了 沒有糧食可吃了
過了一個星期後 才靠著村民爬山涉水 向外求援
才因此被大家發現了這個部落
與這些村民的聊天 也讓我們對他們深深的發現他們的偉大
歷經過50年來最大的天災 他們述說起 還是用原住民歡樂的口吻說明
不由得佩服他們『勇敢』的精神

前梅山村村長-呂爸爸















他和我們述說著八八水災當時的情況,以及堰塞湖潰堤的情形,這讓我們聽了不由得心頭一震。


博『土』















一個很可愛的大哥,一值在和我們一行人中的兩位女生聊天。他跟我們述說著在98年10月10號時,他們一群人沿著溪谷步行回到梅山村的經過,其中還有老人家、懷孕的婦女以及小孩子,過程相當地驚險。



江警察杯杯















江大哥之前都在北縣警察單位服務,近幾年終於能申調回家鄉,為家鄉服務,而大哥也在不久前退休。大哥也是當時溯溪的成員之一,因為大哥先前在台北縣服務過很長的時間,他也提出了對於梅山村未來發展以及小孩教育的疑慮,希望能受到更多相關單位的關注。大哥也歡迎我們4.5月時能到梅山村和他們一起享受採梅之樂。



Part IV - 心得分享

中山資管所 葉殷志

這四天的行程其實想起來仍然如夢似幻,與自然的親密接觸讓我發現梅山之美,也讓我發現水災之殤,但或許是八八水災當時有過大肆的報導過了,再加上之前親身看過小林的悲劇,在一些更衝擊性的畫面對比下,這裡顯得非常寧靜,但交通的問題在親身的體驗下,非常能夠和居民感同身受,一樣的路途現在卻要多花上兩倍的時間,甚至一些路大型車輛根本開不了,對居民的生活與當地產業確實帶來不小的衝擊,而與當地居民的相處也讓我們發現,或許梅山居民的最大敵人不是大自然,或許應該說大自然對他們來說是息息相關的夥伴關係,有些居民會為他們的競爭力感到憂心,有些居民就是快快樂樂的活著過日子就是他的人生目標,教育、政府等等的現代制度,對她們來說是必須的還是多餘的,我也陷入一種不知答案為何的迷思。或許不與這世界接軌他們也能活的安然自得,也或許他們就得不到外界的支援而走越來越弱勢,或許未來的道路在哪裡族人們必須先取得共識,我相心他們那溯溪而上的堅毅會帶領他們走向一個美好的未來。


中山資管所 許榮宏

在梅山村與布農族的村民生活了四天,頭一次真正的去體驗了不同文化與環境。山上的生活很簡單,沒有如都市般複雜生活。就如同我們問村民,當時怎麼會想到要溯溪回到家鄉來,他們給的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怕他們養的家畜會餓死。在原住民的生活,就是簡單、快樂,悠樂的過生活,這也讓我反思了自己,是不是把生活過的太複雜了。生活當中,只要有一個支持的信念存在,支持著我們一直去做的動力,就自然的會在這生活中,得到快樂,這也是我在梅山村原住民的生活中,所體驗感認到的。
部落的小朋友很可憐,爸媽皆不在身旁可以陪伴著他們成長,很多的小孩,其實行為、語言都有所偏差了。我們去的這幾天,我們看到了這些小孩其實是很無助、很無聊的。他們想要有人陪他們作作業、學習、玩樂。但父母不在身邊,且都是由爺爺或奶奶照顧的,但爺爺或奶奶也都老了,不是喝酒,就是不太重視如何去教育這些未來的主人翁。
四天的旅程,讓我腦海有了Restart的感覺。在部落的這個文化與成長環境下,讓我回頭省思著很多價值觀與想法。也懂得回頭想想,其實我生長的環境是多麼的好,也漸漸懂得父母對我的辛苦。就如何Bob所說的,真的要出去多走走、多看看,讓不同的文化與價值觀造成一些衝突,人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才會有所成長與改變。最後,也謝謝這一路上,所有我遇到、幫助我們成行的每一個人,沒有這些人,我想我一輩子也不可能會有這個機會讓我去體驗這種生活,謝謝。


中山資管所 賴俊逸

雖然之前大學時已經有過騎長途的經驗,但都沒有此次南橫之旅來的久,也沒有騎過那麼多的石子路,不僅讓自己能夠磨練騎車技術,也增添了一段難忘的回憶。除了身體的勞累之外,這趟旅程中,獲得了許多生活常識,也讓心靈能夠更加開闊。在南橫,我們看到了又大又圓的皎潔月亮,也看到了許多美麗的花草樹木以及不同種類的鳥兒昆蟲。藉由梅山村的返鄉慶祝活動,也體驗了布農族的美食和不同的文化,讓我這個長處於都市的孩子,能有更多樣的生活體驗。
從梅山村的小朋友中,我感受到這些小孩子的活潑可愛,這應該才是真正的童年生活。都市的小朋友有太多的誘惑以及訓練,這些對於他們都是限制以及束縛,也希望父母能多多帶小朋友體驗戶外以及更多元的文化,不要過於侷限小朋友的活動,讓他們有個快樂的童年。
這段路程中,常常可以看到斷橋、巨石以及斷崖,讓我見識到了大自然的威力,也讓我體驗到要更加留意關心週遭的生活環境以及人文,並且減少對大自然的破獲。我們能生活在這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也因此必須要更加愛惜它、保護它。


中山資管所 洪韶謙

當初從老師那得知能有這個到梅山村走走的機會,實在是相當期待,但自從八八水災後,南橫一帶,以及山區那附近的受災程度如何,村民們現在又是懷抱著怎樣的心情?,想到這裡,心中不由得有點緊張了起來。六個人、三台車、將近四天的行程、一段漫長的旅程、究竟該是輕鬆旅遊的心、還是我們也能為居民做些甚麼呢?
將近六小時的車程,一段又一段顛簸的砂石路,邊探索著路途的終點,邊秉持不畏路遙的精神,抵達了這幾天的歇腳處「梅山青年活動中心」。簡單到村裡走走,向村民們說明來意及行程安排,雖然努力試著融入當地,但仍然可以感覺到一股莫名的阻力。
這次對於部分村民們重新回到梅山村,玉山管理處舉辦了一場小型座談會,讓村民能抒發心中的情緒,歷經這一切的經驗與感想,也從他們的言談之中,聽出了對未來的不確定,生活的擔憂,工作的困境,下一代的教育,環境的永續發展,不知道政府在傾聽民意的過程,對未來有怎樣的政策與規劃,是否能達到村民的期望?
這次也難得有機會能參與當地傳統原住民的晚會,風味美食、傳統歌舞、肅穆儀式,經過晚會後,似乎更融入他們,但彷彿也更能體會他們對整個大環境的無力感。
歸前一晚,使用當地教會所提供的電腦與小朋友進行互動與教學,小朋友們很活潑也很好動,但又有著那種天真純樸,他們就像是一面面的鏡子,從他們身上反應出當地生活情況及成長背景,羨慕他們的單純的生活,卻又替他們的未來感到憂心。梅山之旅,感觸良多,下次再訪,何年何時。


台灣師範大學 餐旅管理研究所 羅伊容

自八八水災過後,我也沒有什麼機會能到高雄縣走走,但突然接到阿宏的揪團,就趕緊報名出發了~ 這一切都好未知!第一天高雄直奔桃園鄉梅山村,花了7個小時左右!因為走了好長不是路的路,很驚險,也很難相信裡頭的村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隔天到村中走走,雖然山都禿了好大一片,但天空跟山景的搭配依舊很美麗,很巧的遇到熱心的呂爸爸,帶我們去山中冒險,又是一段更可怕的路程,充滿了我的尖叫聲,途中呂爸爸還不時跟我們介紹這是什麼花、樹~ 我深深的體會到走到大自然中,我什麼也不會阿~書讀得再多也沒用阿。下午與村民們一同參與重聚的會議,會中每位村民都很努力的想要重建家園,可惜資源不夠阿,但村民們真的是上下一條心!!好感動。晚上重頭戲來了!!!是部落的晚會,看著村民唱歌跳舞,心裡好平靜,會後也和村民們一起瘋狂的唱歌跳舞,不斷的吃喝聊天,好像我們早就認識了一樣,笑聲不斷。梅山村的小朋友們也很熱情,不怕生,一下子就拉著你的手跑跑跳跳,還會唱Nobody給我聽耶,超可愛。
梅山村跟都市真的好不一樣!這裡有好風景、熱情的人們,以及好亮的月亮, 生活很簡單,也很辛苦,一切靠自己及村民間的互助,真心的希望受到災害的區域,能快點恢復,讓大家也能看到這麼一個美麗又可愛的梅山村。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資管所 葉蕙菱

看到晴空萬里的藍天,讓心也不禁微笑起來 

碩一上經過那些忙碌充實但沒日沒夜的生活後,突然發現,已經很久沒有抬頭看過星星了,十分想念看星星的感動。 在梅山的第一晚,星星灑的滿天都是,月光也很不客氣的拼命亮著,這是只有在深山裡才看得到的星空,很棒!

睡前我說,大容~~我好期待明天的到來。

早晨窗外灑落一地的陽光,鳥兒啾啾的叫著,一望無際的天空,讓我忍不住多吸幾口梅山的新鮮空氣。 帶者愉悅的心情,跟新夥伴們一起去體驗『梅山吊橋』,看者橋底下一塊又一塊碎裂的大石,那種強烈的違和感,不禁想起八八風災前,會是怎樣的景色? 身在台灣一個小島,過去錯過多少漂亮的山嵐美景。
但是想想,能夠看到這樣的景色,機會又何其珍貴,在既成事實的背後,我們該如何去面對他、接受他? 學會看事情好的一面。

接觸了當地的村民發現,原住民相當熱情好客,在慶典上我們一起唱歌,一起大口喝酒。風災對他們似乎是個過去的痛,他們只想重新再出發。

服務,是幫助對方給他需要的。這是我在泰北做志工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梅山村的小朋友們很需要陪伴,他們在下課之後的時間是需要被安排的。也希望我們可以替他們帶來許多的觀光人潮,讓他們的收入可以更穩定,父母也能夠就近照顧孩子們。或許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對了! 這趟旅程還有很棒的夥伴,超級有梗的巧克力,你怎麼會這麼好笑。辛苦的司機殷志,謝謝你讓後座的我不會無聊。越來越嗨的小賴,四天三夜太短了齁~~。韓國來的小眼睛,謝拉~! 多虧有你。Bob老大,有機會想再聽你說更多梅山的故事。

很高興認識你們 & 梅山村 :D


全文完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南橫八八水災的災害情形的後續追蹤

各位EMBA同學:
一月一日、二日我與天下雜誌、高雄綠色協會、建築師公會、高雄社區大學等共三十多人到南橫查看八八水災的災害情形。

1. 天高氣爽,大夥在往美濃7-11的停車場集合,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的笑容象徵一個好的開始。


2. 昔日的六龜遊客中心已經不在,孤單的警衛只能看著報紙,而十八羅漢山的山洞似乎隱藏著一個不可告人的天機,只是一旁汽車飛快的奔馳,好像八八水災已經是一個遙遠的傳說。



3. 妙崇寺背後的山〝走山了〞!這不是土石流,而是走山。整個荖濃溪處處可見這種走山的痕跡。




4. 在新開,大夥兒聽受災戶的心聲。




5. 新開大佛背後也是走山,大佛成了屏障,保護了大佛下的居民。




6. 但沒有被大佛保護的地方就沒那麼幸運,共有28人罹難。




7. 勤和工寮,這裡有14名越域引水工作人員罹難。




8. 勤和這家的主人,眼睜睜的看著洪水沖來,現在不敢回家長住了。




9. 晚上大夥兒在梅山口救國團過夜,我以中山大學管院名義請他們吃晚餐。謝謝E9楊港淵的贊助及E3何山田/E10徐玥圓的紅酒,大夥兒享受一頓豐富的晚餐。




10.晚餐後一起聽簡報。




11.高中李牧師的簡報。




12.處處都是這種比人高的巨石,這裡原本是一條小野溪,如今已變成一大峽谷。




13.比人高大的巨石。




14.奇蹟:這棵老樟樹,竟然活了下來。它好像伊甸園裡的『永生樹』或佛陀成道的『菩提樹』,真是不可思議。





15.這巨石,跟我的休旅車一樣大,還有在掉落時因撞擊而分裂的痕跡。







16.數層樓高的岩石,因被洪水沖刷而完全裸露出來。




17.整個行程最令人欣悅的地方,是梅山口正在盛開的梅花,及一群約六七隻的藍鵲在清晨飛舞。八八水災帶來了死亡,但生命的力量並未消失,甚至反而更活躍。難道這是隱藏在六龜山洞裡的天機嗎?






18.梅山口的居民表示,他們基本生存的物資極為缺乏,這或許是中山EMBA可以幫助的!!


A. 米.衣服大人.冬天外套小朋友要穿的.冬天的棉被.
B. 泡麵.餅乾之類.飲料之類.掃把.拖把.地板清潔劑.

祝學安!

郭峰淵2010/1/4